飞刀 发表于 2004-6-22 12:29

临作四种,请批评

两位先生好快。
谢谢指点,我再体会体会。

羽一先生 发表于 2004-6-22 13:50

临作四种,请批评

   《张迁》与《好大王》两帖被你临的面目全非了。

   〈张〉碑的笔道被你细化了,虽不显的很弱,但还是少了奇古,少了涩势。
   〈好大王〉则可看看猪版临的,我以为你不如他。
    见笑了!

好大王 发表于 2004-6-22 14:45

临作四种,请批评

学习了。你有字是写出来的不是做出来的观点。以上都很自然,需要的是点时间,多写写。

飞刀 发表于 2004-6-22 18:25

临作四种,请批评

下面引用由羽一先生在 2004/06/22 01:50pm 发表的内容:
《张迁》与《好大王》两帖被你临的面目全非了。
   〈张〉碑的笔道被你细化了,虽不显的很弱,但还是少了奇古,少了涩势。
   〈好大王〉则可看看猪版临的,我以为你不如他。

谢谢羽版指教,我再琢磨琢磨.猪版的临作没看见啊,不过倒找到了他的创作,还真不错,多谢提醒.
下面引用由好大王在 2004/06/22 02:45pm 发表的内容:
学习了。你有字是写出来的不是做出来的观点。以上都很自然,需要的是点时间,多写写。

谢谢大王.是的,我喜欢清楚的留出笔触,但现在有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如何解决写篆隶过程中自然书写与表现刀刻,风化形成的苍茫感之间的矛盾,愿一起探索.

zjf77214 发表于 2004-6-22 18:33

临作四种,请批评

楼主之书,半临半创,有个性。
用笔非常得心应手。
其实楼主已经掌握了“透过刀锋看笔锋”的道理。
建议八临二创,笔力在强些。

香城俗子 发表于 2004-6-22 19:48

临作四种,请批评

也不妨看看弘一法師早期的臨碑作品.
自金石學之後,寫碑和篆隸要求蒼茫,已變成根深蒂固的觀念.能反動和跳出這種框框,
已足開宗立派囉!.基於這個觀念,小弟目前還未能全盤接收漢簡,雖然有筆觸和造型,但感覺輕佻.
我想,王墉那種帶有野趣,輕靈又不失古意的隸書是對古朴厚重的傳統篆隸,一種反叛或新的探索.也可作參考.

云台 发表于 2004-6-22 20:02

临作四种,请批评

飞版和猪版的取舍不同,各有千秋。学习了!!

冷恒宇 发表于 2004-6-23 10:04

临作四种,请批评

   很多人都犯一个毛病,包括我,就是说:没有很好的理解碑帖的真正内涵就草草下笔临摹,那样是不对的,还是应该正确理解了其的内涵以后再书写,那样感觉会更好。

拙识~

飞刀 发表于 2004-6-23 11:31

临作四种,请批评

下面引用由冷恒宇在 2004/06/23 10:04am 发表的内容:
很多人都犯一个毛病,包括我,就是说:没有很好的理解碑帖的真正内涵就草草下笔临摹,那样是不对的,还是应该正确理解了其的内涵以后再书写,那样感觉会更好。
拙识~

从理论上讲是正确的,但我更主张通过临摹加深对碑贴的理解.对碑贴理解到什么程度或者说理解对到什么程度才能动笔恐怕不是很容易界定的.临摹中的取法问题体现了1个人学习的取向,临作同时也暴露了作者对原帖的认知程度.读帖中的思考与临帖中的动作是可以互为印证的.纸上谈兵在书法学习中同样解决不了问题.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俺的理解同样浮浅,困惑一直伴随学习整个过程.
请大家发表意见.

羽一先生 发表于 2004-6-23 12:54

临作四种,请批评

   同意飞版意见。
   边临习边理解帖意是最好的方法。理解没有终止的时候,临习同样也没终止的时候,任何单边的行为都不合适的。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临作四种,请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