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楮字”之后
这几天临楮遂良《阴符经》,写后不觉惊呼:学楷者不写楮字,非真正学楷者也!楮字对用笔要求极高,其字之笔势飞动,点画含蓄与开张并存,笔锋在纸面上行走时的那种感觉,真正象在钢丝上舞蹈一般,既要身姿抒展轻凌,又不能逾轨,叫人又喜又怕,欲罢则不能!
仔细察看,楮字确与王字有千丝万缕之关系。
在精熟之后,我们能赋于它朴实风貌,又能发扬其秀媚一面,还能将高古奇拙参加其中,并作出种种全新面目。
临写之后才觉得,沈尹默老对楮字的赞美并非虚言。
临“楮字”之后
呵呵诚非虚誉啊!
老狂跟栾明贤老师学书法地路数就是:“阴符经”——“兰亭序”——“书谱”
临“楮字”之后
诸字乃米字之源,看来我当学学临“楮字”之后
我曾经写过一篇评《大字阴符经》,多为本人一孔之见,截取其中部分以供各位书友探讨:“世传此帖为褚登善书,较之褚之《雁塔》、《倪宽赞》而视,此说迨有来源。吾观此帖,神在笔活,妙在体疏,布白萧散,落墨成规。久视之,则起笔收笔处与薛少保略仿佛。世谓少保为河南入室,是耶?非耶?抑或此卷为薛氏书而托名河南耶?不得而知。
论者“群鸿戏海,云鹤游天”之喻,非此而何?”
临“楮字”之后
有传说,此帖非楮遂良书。此帖笔法活,非妄言。临此帖后,再写其它楷字则笔头能“飞起来”。我以为:临〈阴符经〉后,不必再写楮其它楷书帖。(欲深造楮楷者除外)
临“楮字”之后
下面引用由雪花女神龙在 2004/05/22 06:28pm 发表的内容:诸字乃米字之源, ...
愿闻其详。
临“楮字”之后
下面引用由羽一先生在 2004/05/23 09:41pm 发表的内容:有传说,此帖非楮遂良书。
此帖笔法活,非妄言。临此帖后,再写其它楷字则笔头能“飞起来”。我以为:临〈阴符经〉后,不必再写楮其它楷书帖。(欲深造楮楷者除外)
高见 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