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临苏轼【寒食帖】,请赐教。
下面引用由yy在 2004/04/15 01:28pm 发表的内容:臨帖應是先讀后臨. 理解透切再臨.這樣事半功倍, 才是正路.
臨一字,停一回再讀下一字, 傷氣脈.
哦,是这样。谢Y君赐教。 :em02:
[原创]临苏轼【寒食帖】,请赐教。
最好有两本相同之帖,一本放在书桌上供临,一本放在身边供读,此内一书家提供的。读与临为一体,要初学者完全读透、理解了再临是不太容易的。只有边临、边记才是化时经济,效率较高的方法;当临习者对帖中部份内容有理解后,就能触类旁通了。
在此再说一个“划空”的法子:对有些字的形态、结构还不太理解,不写的时候可用手指在空中比划,如同用笔在纸上书写,久而久之就会熟悉。古人有“划破被”之说,就指此。
[原创]临苏轼【寒食帖】,请赐教。
挺好的.纸也好啊,滑了点[原创]临苏轼【寒食帖】,请赐教。
下面引用由羽一先生在 2004/04/16 01:00am 发表的内容:最好有两本相同之帖,一本放在书桌上供临,一本放在身边供读,此内一书家提供的。
读与临为一体,要初学者完全读透、理解了再临是不太容易的。只有边临、边记才是化时经济,效率较高的方法;当临习者对帖中部 ...
羽总真是诲人不倦啊,衷心地感谢羽总。 :em02:
[原创]临苏轼【寒食帖】,请赐教。
下面引用由三耐生在 2004/04/16 10:15am 发表的内容:挺好的.纸也好啊,滑了点
多谢三总点评、鼓励。 :em02:
[原创]临苏轼【寒食帖】,请赐教。
如以正式臨帖論, 先讀帖是少不了的環節. 初學者更必須養成這個習慣. (筆划都搞不清的初學作別論).師長輩教學生大都強調此方法.不然離正路遠矣.先讀帖最見效有二:
1) 胸有成竹, 可省點心去經營形質, 直入神韻, 臨帖往往是追求神完氣足, 而不是講形質似不似.
2) 提高效率, 如庖丁解牛,先了解好結構, 操起刀來便游刃有餘.
[原创]临苏轼【寒食帖】,请赐教。
下面引用由yy在 2004/04/16 07:19pm 发表的内容:如以正式臨帖論, 先讀帖是少不了的環節. 初學者更必須養成這個習慣. (筆划都搞不清的初學作別論).師長輩教學生大都強調此方法.不然離正路遠矣.
先讀帖最見效有二:
1) 胸有成竹, 可省點心去經營形質, 直入神韻, ...
谢Y君赐教。 :em02: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