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草王 发表于 2003-12-1 19:56

小篆造型的一个美学原则——黄金分割

  造型艺术中的一种分割法则。亦称黄金分割率,简称黄金率。它的分割方法为,将某直线段分为两部分,使一部分的平方等于另一部分与全体之积,或使一部分对全体之比等于另一部分对这一部分之比。即:在直线段
AB上以点C分割,使(AC)2=CB×AB,或使AC∶AB=CB∶AC。
实践证明,它的比值是:□,约为1.618∶1或1∶0.618,被称为黄金比。黄金比最早是由古代希腊人发现的,直到19世纪被欧洲人认为是最美、最谐调的比例。黄金比广泛用于造型艺术中,具有美学价值,尤其在工艺美术和工业设计的长和宽的比例(如书籍开本)设计中容易引起美感,故称为黄金分割。20世纪中,法国建筑师Le科布西埃发现黄金比具有数列的性质。他将其与人体尺寸相结合,提出黄金基准尺方案,并视之为现代建筑美的尺度。法国还产生了冠名为黄金分割画派的立体主义画家集团,专注于形体的比例。
  在实际运用中,黄金比多只采用近似值。最简单的方法是按照数列2、3、5、8、13、21……得出2:3、3∶5、5∶8、8∶13、13∶21等比值作为近似值。这种分割方法亦用于优选法。
  
小篆的写法亦符合这个原则!                

狂草王 发表于 2003-12-1 20:01

小篆造型的一个美学原则——黄金分割

深圳一“书法奇人”创立汉字黄金分割理论
新华网深圳9月9日电(苏海强 广东频道记者李南玲)作为《香港回归中国纪念碑》碑文的书写者,深圳大学书法研究所所长李中原创立了一种汉字结构黄金分割理论,并根据理论进行发明创造,获得了5项国家专利。李中原被称为“书法奇人”。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的时候,“书法奇人”的名字就与《香港回归中国纪念碑》一同载入史册。这次碑文的书写,李中原花了5个多小时,7张四尺整宣一气呵成。作品刻
碑的时候,由于刻工没有刻出他的书法神韵,李中原在风雨中或蹲或跪地修改了好几天,以至落下了风湿关节炎的毛病。
  李中原在刻苦研习书法的同时,开始了对汉字结构的艰苦探索。经过多年的研究,他发现,每个汉字无论是外形高宽之比、左右上下部宽窄之比,还是点画长短之比,都符合黄金分割美学法则,而且无论是楷书隶书纂书草书,还是颜体柳体甚至印刷体,它们的结构比例都符合黄金分割规律。
  1998年,李中原根据自己的发现研制出的“黄金分割习字格”、“汉字结构分析器”、“书法界格器”等书法教学联系工具获得了5项国家专利。1999年,他的论文《汉字结构比例关系中的黄金分割现象研究》、《黄金分割习字格运用原理》在中国书法界核心刊物《中国书法》杂志上发表后,在中国书坛上引起轰动。

宛陵小城 发表于 2003-12-1 22:14

小篆造型的一个美学原则——黄金分割

有机会看看原文,真能分析那么透?

SIM 发表于 2003-12-1 23:13

小篆造型的一个美学原则——黄金分割

太累~~~书法不要太累~~~

烟雨江南 发表于 2003-12-2 09:27

小篆造型的一个美学原则——黄金分割

咬一截黄瓜都这么费劲,何况书法!哈!

羽一先生 发表于 2003-12-2 12:04

小篆造型的一个美学原则——黄金分割

   烟雨说的好!是得费点劲才显得有份量啊!

三耐生 发表于 2003-12-4 14:57

小篆造型的一个美学原则——黄金分割

老S,你那黄瓜啊,联想:一,卡拉,二,吃完干嘛了,三,黄瓜园(南京艺术学院)。有意思

息州简在峰 发表于 2006-10-14 15:16

受益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篆造型的一个美学原则——黄金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