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碑是这样写成的吗--关于顿挫(请讨论)
[这个贴子最后由樊利杰在 2005/12/26 03:06pm 第 1 次编辑]近日想临龙门二十品,就看了一遍初学者园地中张书范讲的《魏碑技法》。
学习之中,忽然觉得其顿挫有些别扭:笔杆一抖一抖地前进,是靠手的抖动完成的。
魏碑是这样写成的吗?
顿挫就是这样的吗?作为笔法,顿挫就应该这样?
古人是这样写字的吗?
疑惑不解,请方家指教。
魏碑是这样写成的吗--关于顿挫(请讨论)
我觉得是不对的,即然是书法,就应是手写而成,中国人追求天人和一,追求自然,那么在书写过程中玩尽笔法之处的花招就没多大意思了启功先生在论二十品是就有一首诗,其中一句是“透过刀锋看笔锋”,我认为是很有道理的。
魏碑是这样写成的吗--关于顿挫(请讨论)
版主所言,于我心有戚戚焉。我按片子上的方法试了一下,确实比一般书写更能杀进纸内,但已经不是写字,甚至不是画字,而是刻字--把毛笔作凿子用了。那么,正确的顿挫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魏碑是这样写成的吗--关于顿挫(请讨论)
个人愚见是正确的掌握用笔方法,无论方笔还是园笔,毛笔都能很好的表现,一抖一擅应是走捷径行为,孙伯翔不是正常的用笔很轻松的表现出来了吗?魏碑是这样写成的吗--关于顿挫(请讨论)
如视频那样凿字,书法真没意思了。但常听说“提按顿挫”四字,我于“提按”已知其大意,但于“顿挫”却不解是何意,更不知如何是正确的顿挫。
如果除视频中所示那样之外,无其他“顿挫”,那么,从此“顿挫”可以从书法术语中剔除了--至少是从我的书法字典里删掉了。
有没有?还要请教。
魏碑是这样写成的吗--关于顿挫(请讨论)
抖动运笔也许就是使笔的一种技法,目的也是表现笔画更具碑意,运用的好,似乎也可用!!魏碑是这样写成的吗--关于顿挫(请讨论)
用笔的基本功,包世臣有名家的字多毛而不光之说(笔画不是光滑而是毛涩的),王羲之也最忌讳用笔平拖,像僵尸一般;颜真卿和怀素论述时更有如“屋漏痕”之说,可做参考,代表作就是麻姑仙坛记。魏碑是这样写成的吗--关于顿挫(请讨论)
把顿、挫分开来说,顿笔还是可以理解的,挫就不易理解魏碑是这样写成的吗--关于顿挫(请讨论)
我看过张的教学碟,他是在画字.大家可以参看一下周慧珺临的中岳庙和爨宝子的周慧珺较魏碑的碟,写的很自然,线条也有质感,大家!-=-=-=-=- 以下内容由 烛影摇红 在 2006年01月02日 11:08pm 时添加 -=-=-=-=-
切不可"笔杆一抖一抖前进",否则,
不能写出魏碑的质朴,建议楼主找这张碟看看.
魏碑是这样写成的吗--关于顿挫(请讨论)
下面引用由樊利杰在 2005/12/26 08:59am 发表的内容:我觉得是不对的,即然是书法,就应是手写而成,中国人追求天人和一,追求自然,那么在书写过程中玩尽笔法之处的花招就没多大意思了
启功先生在论二十品是就有一首诗,其中一句是“透过刀锋看笔锋”,我认为是 ...
书法是写字,非画字!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