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代隶书“中平三年”
秦代隶书“中平三年”据徐福村的老先生说:
秦代隶书“中平三年”石刻在山东省平度市天柱山上,历来被人们认为是汉代的隶书石刻。其实早在秦代,这个几个字就存在了。
据他说:齐人术士受徐福(山东省平度人)的嘱咐,拿着徐福写的“中平三年”几个字刻到了山(今天柱山)上,并且预言:秦朝的第二代只有三年的期限。秦始皇曾经做了一个梦,梦中天降祥瑞,依稀记得在一座孤峰秀耸的山上,刻着几个字:“中平三年。”于是在游历中寻找,因而今大泽山、天柱山一代就有了“始皇游而忘返”的记载。
而今,关于“中平三年”的神秘色彩与我们现实意义已经不复存在,关键是他作为秦代隶书在书法上的意义是我们关注的重要问题。
后来北魏郑道昭看到了“中平三年”的这几个字以后,顶礼膜拜,刻下了“弟子”二字,并且受到“中平三年”隶书笔法的启示,对当代书法进行了改造,在天柱山等留下了独成系统的魏碑书法。
(另据他说:汉武帝来到山上,看到了“中平三年”石刻后,感慨万千,说我的后人应该记住秦的教训,于是汉代有中平的纪年。)
————摘自《山东名人网》
[ 本帖最后由 金秉坤 于 2006-4-4 16:44 编辑 ]
秦代隶书“中平三年”
学习 挺有意思。 有意思有意思 确实是有点意思。看来两行字的面貌精神真的不是一样的。有隶书、有魏碑。 想来是至宝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