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思凡
发表于 2011-5-16 15:55
西部墨潮悟道之行
作为一个真正的书法家,你是要走出书房走向社会的,别整天在家里憋着,那不是你甘于寂寞的表现,是你没本事走不出来。真正的书法家,避免不了的要向社会、向朴素的劳动人民大众以及高官显贵展示你的掌握的中华民族文化的内核或者叫做文化的核心!!
王燕
发表于 2011-5-17 19:08
陕西长海茶苑雅集
中国书画艺术对境界和笔墨的几近苛刻的要求,让书画家必须超越技法层面的锤炼。优秀的书法家,不仅要有高超的技巧,还要具备丰厚的学养、人品、情操。历来的书法家多是学问家。字到了一定程度再提高,就只有靠不断积累和充实的学问修养来滋补正!
王燕
发表于 2011-5-20 20:26
西部墨潮张愈健《梅林春梦》大道之行
隽笔飞花纸间寻,飘香翰墨长海春。丹青妙绘三秦丽,红桂园里自在人。
毛相斌
发表于 2011-5-21 20:50
宋江安老师常说什么是悟性?什么是智慧?悟性和智慧就是用最简单的方法来处理、看待一切事物。但一些庸人自扰的人总是把简单的事情看复杂了、做复杂了。繁和简其实是一回事,是一回事的两个方面。聪明的人看到的是简单的一面,愚蠢的人看到的是复杂的一面。
人治不了的病,要靠神治;神治不了的病要靠佛治。佛是什么?佛是心。
洪文超
发表于 2011-6-1 14:05
经过人们无数次的蹂躏,遭受了千余度高温的焙烧后,尽管白嫩华润的面庞已是痕迹斑斑,毅然将自己的身体送进贪婪的嘴巴。
苏莹
发表于 2011-8-24 12:43
1、穿汉服,5分钟;
2、学作揖等古礼,5分钟;
3、拜孔子,5分钟;
4、听古乐,跽坐入静,10分钟。
5、学习古代文化常识或背诵古诗词,5分钟。
6、领读经典,5分钟;
7、个人分读,5分钟;
8、集体齐读,5分钟;
9、讲解,阐释,交流体会,10分钟;
10、个人或集体背诵所学内容,5分钟。
11、检查上次作业,5分钟;
12、做练习,5分钟;
13、对照经典,寻找差距,改进措施,5分钟;
14、毛笔书写所学内容,10分钟;
15、拜师长,用言语和行动来感谢,5分钟。
苏莹
发表于 2011-9-16 17:40
九九中秋《共谋发展》陕西社会各界名流大型书画赏月笔会
徐波书法
发表于 2011-9-27 12:45
使你站起来的不是双脚,而是理想、智慧、意志和创造力,当自己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去学些可以有新发现的东西,只有独特的眼光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王燕
发表于 2012-1-21 10:59
健康顺利,
愉快,平安,万事如意!
王燕
发表于 2012-1-21 11:04
中国传统文化、传统艺术确实与西方有不同,比如古琴,小的时候不懂,过了“不惑”,才明白古琴是弹给自己听的,它的境界是“不为悦人而悦己”。只五根丝弦却不单调,是一种生发、排遣,是心绪的抽绎、灵魂的萦绕,直指内心,不需有听众。而钢琴、交响乐便适合被聆听,即使天才的肖邦,也需要在贵族们的厅堂、在情人的注目里“炫技”,用手指的舞蹈博来掌声,那么二者谁高谁低?无需回答。比如深夜里阅读典籍,如果只当做获取知识的方式便有些单薄了。我理解“慎独”不单指品德操守,也指一种私人生活方式的坚守,阅读生活便是一种状态、一种修为。中文典籍那柔软的宣纸质感、微黄的色泽、特有的书香,短暂的人生会因之变得从容丰盈,生活工作中的不如意便会因之消弭、疏离。这份欢愉无法言喻,当成为习惯,便是一种瘾、一种痴,可入定、可清狂。这种状态不是消极遁世的,是积极快意的,“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自得其乐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