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轶
发表于 2009-5-7 01:44
原帖由 lailong 于 2009-5-6 22:24 发表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朝轶先生之花,花之君子;朝轶先生之书,书之逸士。金石为质,精神轶之,简练、质朴、真淳,今之古人,古之今人也,神为之往。代赖俐华问候。祈作品集一本学习。江西省石城县东城北大道56号李春林邮编34270 ...
谢谢!好久未见俐华师姐,甚念!也请转达问候。
刚刚拜读老兄的博客,诗文俱好,受教了,看在北大听讲座一文,不知兄还在北京吗?有空一起听讲座。呵呵!我近来常到北大、清华经管院听讲座,补经济管理学知识,为作艺术管理论文准备。
多联系,近日即寄出拙集,还望多指教!
唐朝轶
发表于 2009-5-7 01:47
原帖由 王文博 于 2009-5-7 00:44 发表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为艺之道,志必欲高而脚必欲低,两者不可任失其一。志欲高者,不恋恋于人世荣华,不汲汲于浮名微利,而常存乎远大,不为物引,不为境移,超然万物之表。脚欲低者,量才情之所堪,得自处之善道,尽性安分,循实而 ...
谢谢!愿与兄共勉之!
近日寄出拙集。
叶武
发表于 2009-5-7 08:43
祝贺祝贺!em1 em1
于生德
发表于 2009-5-7 08:45
很感动,因为宁静的气息.
书画结合也显得特别
确实是一种精神
在烦躁的环境下有如此笔墨
幽雅 浪漫
祝唐先生艺术之树常青
青岛李沧翠湖小区81-1-601于盛德 266041
WWWWWW123432
发表于 2009-5-7 08:54
em13 画不是太内行
然感觉从画中
一片片文气呼面而来
用墨用色用水的变化多端
画跋的字功力好不像一些只会画然字却不堪入目的画家。
画面一工一写。
和谐完美
为兄鼓掌
宝厚堂
发表于 2009-5-7 09:36
作品笔力清劲遒健,精密俊逸。把笔墨技巧与生活的关系结合起来,用笔墨来表现书者的感惰和个性。结构严谨,法度有序。着墨清润酣畅,水墨的运用灵活熟练。画中有险,险中有秀,秀中有激,激中有媚, 观其凤翥龙蟠,豪迈风流,朴茂春深,洒脱自然之作,恍入无人之境,心中的郁闷和烦恼会一扫而空!墨色上带燥方润,浓淡相映,烟霏露结,力求笔墨的纯粹与张扬.体势上小大不拘,势巧形密,张弛有度,落纸云烟,或壮伟,或灵秀,或持重,或奇纵,或雍容……奇正相生,其章法尤重对空间的理解参差错落,连绵不绝,直视无碍,一泻千里!读作品犹如游历祖国的大好山水,是一种享受,一种感悟,更是一种禅,用心去读,用心去悟,用心去弘。
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前园南路37号黄山市工商局直属局王向阳邮编245000
仁行天下
发表于 2009-5-7 10:09
画好字也好,具有现代文人画的气息,真诚祝贺网展成功!能否索书一本学习欣赏,谢谢!河南鹤壁黄河路东段鹤鸣花园6号1单202室积微堂介新利收em1 em1458030
ZRD
发表于 2009-5-7 10:28
来迟了,很抱歉
-----品读唐朝轶
唐朝轶先生艺术作品始终存在于作者与观赏者心灵的交流感应之中。作者赋予了作品“意思”,观者赋予了作品“意义”.。
唐朝轶先生中国画已不只画眼中之物,而是画心中意生之象,表现自然物象的形神气韵并融入画家的精神气格、学养、心境和人格理想,在物我合一的交感中表现更丰富更深沉的情感与意蕴。唐朝轶先生笔下的画已超越自然物的原型,是人心营构之象,在这种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的融合中,我们能品出作者对生命的体验和对人生的感悟。观唐朝轶先生画,从那灵动的线条和色彩中,观者立即会被引入一个万籁俱寂的静谧之境,一个使躁动的心灵入静的禅的境界。
唐朝轶先生画所表现的不是对象本身,而是人自己,是作者的精神气格、学养、心境和人格理想,而这些看不见的精神情性和“象外之意”,只能用心去悟会而不能“目取”。从任情恣性的大写意画中能悟出生命的动势,***与浩然之气,获得阳刚之美,品出生命“复归其根”的静气和禅的境界,感受到阴柔之美,心灵被导入一个花开水流,鸟鸣林幽充满生意的灵境。
唐朝轶先生作品《国艳天姿态》系列作品妙造了一个充满诗意的静境,花草与山石融为一体,几枝淡淡的黄色、粉红色的花横斜于山石旁怒放。从俯仰开合的花瓣和摇曳的枝叶可意会清风的存在,而从花儿悠然自得的神态可以品出与世无争、清静无为的心境。澄怀静观这些作品,心中幻生的是和谐、宁静、幽深的意境,领悟作者对自然、人生和生命所贯注的挚爱之情。《仿古册页》多用冷色,在视觉心理上求雅求静,青色笼罩的冷调使画面产生活力与生气,充满思索。
谈一点大写意式的 感受。
能否赠书一册学习学习。
地址:安徽省金寨县财政局张任东
邮编:237300
王子庸
发表于 2009-5-7 10:29
朝轶兄心境绝佳
兄的具体想法,是先入古,再出古?
还是……
有兰人家
发表于 2009-5-7 16:11
与先生神交已久,先生之画有浓浓的书卷气,所谓“厚积薄发”,我想一定得意于先生深厚的学养,比之当代新文人画,先生更多了一份恬静的心境和虚静之气,这在当今浮躁的社会显得更加难能可贵。如能得一册于枕边细细研读。乃幸事也!
山东省五莲县新华书店 (解放路173号) 索世波26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