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轩 发表于 2009-2-19 19:27

007

em13 em13 em13

空一 发表于 2009-2-20 18:48

禅诗0008 答僧诗 唐·大梅法常禅师

答僧诗

唐·大梅法常禅师
一池荷叶衣无尽,
数树松花食有余。
刚被世人知住处,
又移茅舍入深居。

空一闲话:
    当年深居今何处,
    当年松花树已无。
    世人自知荷风好,
    翩翩碧叶入庖厨。

2009.02.2017:40一默禅房




【大梅法常禅师】
  明州大梅山法常禅师者,襄阳人也。姓郑氏。幼岁从师于荆州玉泉寺。初参大寂,问:「如何是佛?」寂曰:「即心是佛。」师即大悟,遂之四明梅子真旧隐缚茆燕处。唐贞元中,盐官会下有僧,因采拄杖,迷路至庵所。问:「和尚在此多少时?」师曰:「秖见四山青又黄。」又问:「出山路向甚么处去?」师曰:「随流去。」僧归举似盐官,官曰:「我在江西时曾见一僧,自后不知消息,莫是此僧否?」遂令僧去招之。」师答以偈曰:「摧残枯木倚寒林,几度逢春不变心。樵客遇之犹不顾,郢人那得苦追寻。一池荷叶衣无尽,数树松花食有余。刚被世人知住处,又移茅舍入深居。」大寂闻师住山,乃令僧问「和尚见马大师得个甚么,便住此山?」师曰:「大师向我道:即心是佛。我便向这里住。」僧曰:「大师近日佛法又别。」师曰:「作么生?」曰:「又道:非心非佛。」师曰:「这老汉惑乱人,未有了日。任他非心非佛,我秖管即心即佛。」其僧回举似马祖,祖曰:「梅子熟也!」﹝僧问禾山:「大梅恁么道,意作么生?」禾山云:「真师子儿。」﹞庞居士闻之,欲验师实,特去相访。才相见,士便问:「人向大梅,未审梅子熟也未?」师曰:「熟也。你向甚么处下口?」士曰:「百杂碎。」师伸手曰:「还我核子来。」士无语。自此学者渐臻,师道弥著。
  上堂:「汝等诸人,各自回心达本,莫逐其末。但得其本,其末自至。若欲识本,唯了自心。此心元是一切世间、出世间法根本,故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心且不附一切善恶而生,万法本自如如。」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曰:「蒲花柳絮,竹针麻线。」夹山与定山同行,言话次,定山曰:「生死中无佛,即无生死。」夹山曰:「生死中有佛,即不迷生死。」互相不肯,同上山见师。夹山便举问:「未审二人见处那个较亲?」师曰:「一亲一疏。」夹山复问:「那个亲?」师曰:「且去,明日来。」夹山明日再上问,师曰:「亲者不问,问者不亲。」﹝夹山住后自云:「当时失一只眼。」﹞
  新罗僧参,师问:「发足甚处?」曰:「欲通来处,恐遭怪责。」师曰:「不可无来处也。」曰:「新罗。」师曰:「争怪得汝?」僧作礼,师曰:「是与不是,知与不知,只是新罗国里人。」忽一日谓其徒曰:「来莫可抑,往莫可追。」从容间闻鼯鼠声,乃曰:「即此物,非他物。汝等诸人,善自护持,吾今逝矣。」言讫示灭。永明寿禅师赞曰:「师初得道,即心是佛。最后示徒,物非他物。穷万法源,彻千圣骨,真化不移,何妨出没。」

[ 本帖最后由 空一 于 2009-2-20 18:50 编辑 ]

空一 发表于 2009-2-20 18:49

编辑预留。。

空一 发表于 2009-2-20 18:49

编辑预留。。

寒巢___寒石 发表于 2009-2-23 17:19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em2 em2 em2 em2
时人若问居何处,绿水青山是我家。em2 em2 em2 em2

[ 本帖最后由 寒巢___寒石 于 2009-2-23 18:24 编辑 ]

寒巢___寒石 发表于 2009-2-23 17:20

em2 em2
一池荷叶衣无尽,
数树松花食有余。
刚被世人知住处,
又移茅舍入深居。

[ 本帖最后由 寒巢___寒石 于 2009-2-23 17:21 编辑 ]

寒巢___寒石 发表于 2009-2-23 18:39

木食草衣心似月,一生无念复无涯;时人若问居何处,绿水青山是我家。

em2 em2

空一 发表于 2009-2-23 22:09

禅诗0009

落雪临风
唐·清江

落雪临风不厌看,
更多还恐蔽林峦。
愁人正在书窗下,
一片飞来一片寒。

空一闲话:
   飞雪自在,
   心如尘埃。
   尘埃如雪,
   雪如尘埃。

2009.02.2110:44一默禅房

空一 发表于 2009-2-23 22:09

预留编辑。。。

空一 发表于 2009-2-23 22:11

预留编辑。。。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查看完整版本: 蘸墨拈花 一日一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