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酸儒
发表于 2008-12-11 20:12
原帖由 菊石 于 2008-12-11 11:47 发表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深刻,透彻。em1 em1 em1 em1 em14 em14
em23 em23 em23 em23 em23
优酸儒
发表于 2008-12-11 20:13
原帖由 船长政 于 2008-12-11 17:05 发表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现在每年都有大量的书法新秀出现或一些书法大家诞生,但其中一些书法家们根本称不上是真正的书法家,他们只不过是添加了“激素”催生出来的书法爱好者罢了
而现在遍地开花的一些功利性质的书法学院或书法教育机构就是“激素书法家”的“养殖场”或“催生”现代“书法家”的“临时产房”。
[ 本帖最后由 优酸儒 于 2008-12-11 20:14 编辑 ]
优酸儒
发表于 2008-12-11 20:22
原帖由 船长政 于 2008-12-11 20:17 发表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现代的书法热,是一种表面现象,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硕果仅存的几位较传统的老书法家影响下的徒子徒孙们的传统表演。
优酸儒
发表于 2008-12-11 20:36
原帖由 金沙石 于 2008-12-10 14:50 发表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em1 em1
现在的一些所谓的书法名家尽情地在书坛上撒野,至今还没有人说他是装疯卖傻影响中国汉字的“字容”。倒有人对一些不解者和迷惑的观望者冷言相送:现代书法不是任何人都看得懂的,你摇头?那是你“道行”太浅,有空求##老指点你一二,跟他潦潦水,趟趟浑水,也许能从浑水中摸出条大鱼来。现在许多传统书法家都是捕鱼无门,他们在高人的指引下趟了一下“浑水”,一出水自然成了著名的现代书法家。
优酸儒
发表于 2008-12-11 21:07
原帖由 优酸儒 于 2008-12-11 20:22 发表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现代的书法热,是一种表面现象,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硕果仅存的几位较传统的老书法家影响下的徒子徒孙们的传统表演。
有时我真为中国汉字的心痛,有些人为了谋个“名份”,已经年愈万岁,还要被人披红挂绿,涂黑抹白,甚至被折断胳膊打断腿,拄着拐子坐着轮椅或痛苦地爬行于宣纸上,对国人说是“打破”传统,对艺术爱好者说是书法创新。与其说是书法创新,倒不如说是汉字的新“疮”。这种“疮”也许是脓疮,也许是痔疮,但因为长在“皇帝”身上,虽然恶臭流浓,令人作呕,甚至“皇帝”没穿“新装”,皇帝的臣子们也不敢说“皇帝”没穿衣服,他身上的疮在散发着恶臭,他们只有屏住呼吸,拼命拍掌。
有小孩说:皇上屁眼里长了个很恶心的东西,好像是个痔疮。
大人喝斥小孩:胡说!那是皇上的美人痣。
小孩问:为啥美人痣会长在那个地方?
大人沉思片刻:我也不知道,可能是流行吧。
优酸儒
发表于 2008-12-11 21:09
原帖由 金沙石 于 2008-12-10 14:50 发表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em1 em1
这是一位在媒体工作的朋友对他10岁儿子学现代书法与我探讨的一段话。提起这位名家,他10岁的儿子插嘴道:不就是个教授吗?还是院长呢,我的现代书法作品比他的好多了。
他拿出他儿子的几幅现代书法作品让我看。我看真和这位名家的大作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过又多了点说不出的雅拙。一问,他儿子才学书1年。
朋友说:我这儿子是胡闹,我的儿子从来没有经过正规培训,就描过一阵子红,他们那个老师一教,他小小年纪也搞起现代书法了。
优酸儒
发表于 2008-12-11 21:24
文字本无形,书法本无法
优酸儒
发表于 2008-12-11 21:32
原帖由 寒巢___寒石 于 2008-12-10 17:19 发表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em1 em1 em1 em1
自从现代书法出现之后,中国书法的创新已走不出中国书协影响下的“深宅大院”。因为,现代书法创作队伍中几位有影响的领军人物都是出自中国书协及旗下的地方书协。如果说中国书协是公馆式的深宅大院,那么文房四宝就是老太爷、太奶奶、丫环和护院。老太爷(毛笔)起床(准备写字),太奶奶(砚台)递上烟袋(砚台),丫环(墨碇)备好茶水(研墨),护院在旁侍候(铺宣纸),老太爷随手写了昨晚的一些琐事,挂在中堂(展馆),串门的三五好友(同行)过来,说两句吉利话(评论),有附康风雅者要走这幅大作,当作佳作向他人展示,自然有人会出高价“收藏”这种大作。于是,老太爷名声更是大噪,而太奶奶,丫环也受下一代大师书风的影响,成了其嫡传弟子。
船长政
发表于 2008-12-12 07:22
我们
我们肯定不是一棵树上的
但我们都是苹果
这足够使我们团结
身子挨着身子 相互取暖 相互芬芳
我们不像榴莲 自己臭不可闻
还长出一身恶刺 防着别人
我老远就看见它们在微笑
等你走近 我们的脸都红了
是乡下少女那种低头的红
不像水蜜桃 红得轻佻
不像草莓 红得有一股子腥气
我们是最干净最健康的水果
我们是善良的水果
我们当中最优秀的总是站在最显眼的地方
优酸儒
发表于 2008-12-12 10:56
原帖由 船长政 于 2008-12-12 07:22 发表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我们
我们肯定不是一棵树上的
但我们都是苹果
这足够使我们团结
身子挨着身子 相互取暖 相互芬芳
我们不像榴莲 自己臭不可闻
还长出一身恶刺 防着别人
我老远就看见它们在微 ...
好诗,但不适合评论!
!!!!!!!!!!!!!!!!!!
[ 本帖最后由 优酸儒 于 2008-12-12 19:29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