貺道人周斯澄 发表于 2008-11-23 08:14

美 學 家 蔣 勳 論 王 羲 之  ■陳天權

美學家蔣勳論王羲之
■陳天權


  台北故宮博物院最近舉辦「晉唐法書名蹟展」,展出作品包括東晉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和《遠宦帖》、唐代孫過庭的《書譜》、懷素的《自敘帖》,及顏真卿的《祭姪文稿》等。來港出席「台灣月」的美學大師蔣勳,便以王羲之為題,論述這位文人如何走上「書聖」的寶座。 對中國書法素有研究的蔣勳認為,王羲之是顛覆漢字結構的第一人,每個字的點、橫、撇、捺、鈎都有不同美態,而且還刻意改變個別字體的筆劃,線條疾徐有致,創造視覺效果之餘,亦藉此流露自己的感情,展現率性自然的性格。

  王羲之為何會產生這樣的風格?那要看看他在世的時代背景了。王羲之七歲時,西晉王朝被北方的少數民族入侵,他與家人一起南逃,在東晉定都的建康(今南京)居住。他與當時的文人名士一樣,面對生命的變幻,傳統價值的淪亡,唯有透過文學和書法發出哀痛的呼號,並轉而專注於尋找美的世界,不再追求一般法則,強調個人特性,力求大膽表現,一改漢魏以來的質樸書風。

  正是這種創新精神,王羲之得到了歷代皇帝極力推許,可是現今卻沒有一個他的字留在人間。《蘭亭集序》、《快雪時晴帖》等都是唐人臨摹的版本,真跡相信仍留在唐太宗的昭陵內。後人的仿本雖然維肖維妙,但時移世易,難以百分之百傳達王羲之當時對生命的看法了。

秦晋 发表于 2008-11-24 05:48

em1 em1

落榜书痴 发表于 2008-11-24 23:13

em1 em1 em1 em1

十方居士 发表于 2008-11-24 23:15

em1 em2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美 學 家 蔣 勳 論 王 羲 之  ■陳天權